作者 杨建军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应县臧寨乡曹娘村立足自身产业优势,主动作为、精心谋划,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为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稳步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因地制宜,谋定预制菜发展新局
曹娘村位于应县臧寨乡,这里拥有广袤的耕地,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应县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产区。周边县乡也有着成熟的牛羊养殖产业,源源不断地供应着新鲜肉类。正是看中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曹娘村将目光聚焦在了预制菜产业上。
今年,曹娘村以智能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核心,全力打造预制菜加工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预计年产预制产品120吨 ,营业收入可达800万元。项目占地3000平方米,其中厂房占地2400平米,内设冷藏冷库车间、清洗间、配料间、腌制间等18个车间,规划了两条生产线,一条酱菜腌制生产线,一条肉熟食生产线。建成后主打蒸煮类、加工类和切配类三大类预制菜,首批产品瞄准市场热门的红焖羊肉和红烧牛肉,计划销往北京、天津、太原、大同、朔州等地,让曹娘村的美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紧锣密鼓,推进项目建设进程
自项目启动以来,曹娘村全力推进各项工作。2024年9月,应县臧寨乡人民政府就曹娘村预制菜加工项目施工进行招标,招标项目编号为E14060000G3001249001 ,项目规模包括新建厂房(生产线、冷藏保鲜房)总面积2490.345㎡,涵盖速冻库48.3㎡,蔬菜冷藏库96.6㎡,预制菜冷藏室193㎡,卫生间41㎡,设备间28.8㎡;室内地面硬化2082.6㎡ ,项目投资总金额为7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633万元,冷藏库和速冻库设备购置费67万元 。虽然期间因招标计划有变经历过撤销公告重新发布的过程,但项目团队始终积极协调,克服困难,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在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建筑材料整齐地堆放着,新建的厂房逐渐拔地而起。负责项目建设的相关人员表示,他们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把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按时交付一个高质量的预制菜加工基地,为后续的生产运营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联动,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曹娘村预制菜加工项目的建设,不仅是一个产业项目的落地,更是带动乡村全面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农业生产端来看,项目的运行将直接带动周边农产品的销售。当地种植的蔬菜、养殖的牛羊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农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这将鼓励农民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采用更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例如,村里的蔬菜种植户老张,原本只是小规模种植,得知预制菜项目的消息后,他果断扩大了种植面积,还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学习如何科学施肥、防治病虫害,他期待着能为预制菜加工提供更多优质蔬菜,增加家庭收入。
在就业方面,项目建成后,将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原材料的初加工,如蔬菜的清洗、肉类的分割,到预制菜的生产、包装,再到产品的仓储、运输,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力支持。这将吸引村里的劳动力回流,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像村民小李,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生活成本高,还无法照顾家人,得知村里的预制菜项目后,他毅然决定回乡,希望能在项目中找到合适的工作,既能赚钱又能陪伴家人。
此外,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包装材料生产、冷链物流运输等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村里计划引入专业的冷链物流企业,确保预制菜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同时,也将积极与周边的包装材料供应商合作,定制符合预制菜产品需求的包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赵乃国 素材来源,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