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年被吕梁市委评为“五个好”的枣林村党支部按照“党建赋能、联农带农、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有好书记带路、有好资源可抓、有好产业发展、有好项目可做、有好点子支撑”的枣林特色路。
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拉生始终怀揣着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的梦想。一方面作为“领头羊”凝聚干群力量,张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外出学习,历遍艰辛,终于为枣林找到了一条发展香菇种植业的特色路。另一方面作为“土专家”提供技术指导,面对技术难题,他身先士卒,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历经失败,终于破解了“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了山西省香菇液体菌种规模化应用的空白,成为了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奠基者和领跑者。
在实验室破解技术难题
传授种植技术
枣林村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挖掘村内农业技术方面的人才资源,因地制宜发展香菇种植产业,建成“十里香菇长廊”园区,种植香菇、平菇等菇类近100余万棒,年产量可达200万斤。同时,通过双轩菇菜种苗有限公司研制菌种、制作菌棒可满足10余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用菌量和100余户菇农用棒量,实现“小香菇”“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产业振兴中跨出了坚实的步子,扛起了现代农业在全县的领跑旗帜。
园区香菇长势良好
“十里香菇长廊”园区全景
枣林村在坚持食用菌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依托设施农业基础好、经验多、技术强、效益高的优势,倾力打造“瓜果”采摘园区,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5座,采用无公害栽培模式,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保证了果实的最佳品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优质的产品。此外,打造葡萄15棚、草莓3棚、甜瓜2棚,获得了当年建造、当年种植、当年受益的良好效果。
游客在大棚内采摘
大棚内的各种水果
枣林村致力于将有机、绿色农产品打造成为一张响亮的“枣林”名片,不断提高枣林村的综合效益。通过观光采摘销售模式,今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余元,收入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村集体设施农业产业的运行中,安置边缘户和低收入农户就业,保证就业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0000元以上;在现代农业的技能培育过程中,给广大村民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监测户在大棚工作
村民在香菇加工厂流水线上作业
枣林村将继续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党建引领的主要抓手,积极扩大农业园区的产业规模,力争在种植和养殖方面取得新突破,持续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枣林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交口党建
责任编辑:杨双平 张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