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空如洗,空旷的演练场上彩旗飘扬,各类车辆和装备一应俱全。自治区“应急天山·2023”抗震救灾实战综合演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举办。
作为参演队伍巴州森林消防支队的一员,杨培将驾驶履带式森林灭火装甲车配合直升机进行扑火。
“感觉这次演练要比以往每一次都‘磨人’。”汗水不断从杨培橘红色的防火帽下滑落出来,这个有着18年从业经验的“消防老兵”眼神犀利地盯着远处说,过去演练是人车配合好,这次是要人、车、地、空做好绝妙的配合,挑战很大。
森林火灾经常发生在山高林密、坡陡地险、灌木丛生的区域,人员难以进入,而履带式森林灭火装甲车动力强劲、爬坡强,车载水泵的射程远、操纵方便,还可以实现森林消防员、灭火装备的的全地形运送,打通机动化进入火场的“最后一公里”,对森林消防灭火十分重要。
“‘弹药’足、射程远,还能‘变型’。”拍拍履带车罐体,杨培说,这种消防车水罐能载水4吨,水炮射程60米,能采取消防车供水、水源吸水等方式实现持续作业。“车辆尾部空间宽松,必要时候可以快速转换为运兵舱、医疗舱、指挥舱,一旦出野外,是森林消防员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此时,不远处的直升机驾驶员、新疆翼虎通用航空有限公司70PM机长王元也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等待着“救援”行动命令下达。
“别看它停在这里很普通,这可是全球唯一一款在珠穆朗玛峰上成功起降,创造直升机最高海拔起降世界纪录的‘明星机’呢。”抚摸着机身,机长介绍,这架直升机,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40公里,最长续航时间为3.5小时,“平时主要用于执行载人巡护、观察火场态势、图传火场实况等任务,反应非常灵敏!”
演练项目马上开始!随着30车约15万公斤柴草被点燃,熊熊大火迅速升腾。
杨培熟练驾驶履带式森林灭火装甲车,冲上火场,先期扑打火势较大区域;王元驾驶直升机在空中利用吊桶精准扑打树冠火,为后续常规分队打开突破口;地面森林消防员采取“一点突破,两翼推进”战术,用水泵和常规机具结合方式进行扑打,不到30分钟,大火全部扑灭,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当密集的掌声不间断响起,被烟火熏得大花脸、全身黢黑的森林消防员们忍不住呐喊起来……
“‘空地人’的完美配合源于我们近段时间来的共同练习。”顾不得一身草灰,杨培激动地说,连日来,他们常常一练就是一天,研究解决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地空协调配合难等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合理编组,充分磨合地空联合立体灭火的战术战法,力求演练达到最好效果。
责编:李鹏 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