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前,教练员对训练安全提出严格要求,并对装备、场地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严防训练事故发生。“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如果不做好安全工作,那不是去救援了,很可能我们自身都会落到需要被救援的处境,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教练员检查完装备强调道。
在狭小空间救援课目中,指战员需要使用冲击钻、钢筋剪切钳、破拆装备,快速开辟救援通道进行施救作业,对被困于预制水泥管内的假人进行安全快速救援。“预制水泥管内救援本身就是狭小空间高强度作业,加之空间狭小,散热性、空气流通比较差,且操作中灰尘非常大,5名指战员还要团结配合、精准破拆,对他们的体能和救援技巧是极大考验。”消防员白玮说道。在各种机器、装备的嘈杂声中,指战们分工明确、忙而不乱、配合默契、动作迅速,成功救出被困者。
“报告!指挥员,悬崖下发现伤员,请指示!”“立即根据周边地形制作绳索救援系统,上方准备下放救援担架,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特勤大队一中队指导员于军鹏利用对讲机实时掌握现场情况,沉着冷静下达口令,如臂使指。为确保不造成二次伤害,救援人员小心翼翼对伤者进行固定,经过紧张有序的救援,“伤者”终于安全“获救”。
训练场上,指战员不惧“高温”考验,以不服输的韧劲、争第一的勇毅,把训练场当作救援现场,不畏艰险、奋勇拼搏,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比武氛围。
训练结束后,教练员与指战员进行复盘总结训练,围绕技战术手段、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面对协同配合不够默契等实际问题,严格把握训练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加强参训指战员对装备操作使用、复杂情况排除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有效提升了装备操作和现场应变能力。
下步,大队将坚持“理论实操、循序渐进、巩固深化、拓展提升”的理念。持续推进各项训练,使专业化、实战化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提高指战员协同作战水平,为更好完成遂行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责编:李鹏 乔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