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演练,着眼新的职责使命和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定位,强力推进实战化训练水平,落实自治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要求,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跨区域”综合救援转型升级,积极适应新体制、新任务、新标准、新要求,磨砺指战员意志品质,锻炼提高队伍“走、打、吃、住、联、管、保”综合能力,为有效履行综合应急救援职责使命奠定能力基础。
演练以尼勒克县古杨湿地公园震后引发森林火灾为“假想敌”。只见演练现场,长达300多米的“火线”借助风势如妖魔般狂舞、扩张,火焰瞬间高达5米,现场火势滔天、浓烟滚滚。火场指挥员利用无人机勘察火场态势。
“火场南侧火势较弱,可采取一点突破两翼推进战术。”“西北侧山高坡陡、危险系数较高,参战指战员应随时做好避险准备。”在火场不远处,该支队前指勘察火场,讨论制定详细的灭火作战计划。
该支队指战员兵分两路,迅速向南北两侧火线出击。火场上,火龙翻滚,烟雾弥漫,机具轰鸣,水龙四射;指挥员排兵布阵,活用战法;参演指战员临危不惧,打火头、攻险段、清余火,整个环节衔接紧密,忙而不乱。经过半小时的艰苦作战,肆意的“火魔”终于被降服了。
“火场如战场,危险重重,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稍有不慎就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演练结束后,该支队副支队长张浩利说。
该支队支队长徐哲峰介绍,此次野外实战化演练以《森林消防队伍教育训练大纲》为依据,强化实战先实训的理念,坚持任务需要什么就重点练什么,队伍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始终瞄准森林草原灭火攻坚能力提质增效,创新训练方式方法,加大陌生地域、复杂环境和夜间训练力度,加强装备操作、人装合成、战术运用、组织指挥等训练,坚持在实战中检验队伍指挥、协同、战法运用、人装结合训练效果,全面提高支队森林草原灭火核心能力和综合救援专业能力。
演练不仅提高了支队指战员扑救森林火灾的能力,还增强了指挥员随机应变、正确指挥的能力,更是在保护伊犁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李鹏 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