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塔里木河岸,便到了胡杨的王国。一棵棵苍劲、孤独的胡杨挺立于沙海,曲折绵延数十万亩,犹如昂首奔腾的骏马,成为了大漠里的桃源胜境。
朝阳下,风沙浮尘中,一棵颗如同雕塑般的胡杨树旁,巴州森林消防支队阿克苏大队驻防分队指战员们整齐行进,与沙漠、胡杨融为一体。他们像身边的胡杨一样,发扬勇于吃苦、甘于忍耐、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精神,用忠诚与奉献书写着壮美的青春诗篇。
当第一缕阳光照射驻防分队营院,塔河沿岸的胡杨林还在沉睡。指战员们已早早起床整理着装,检修装备。“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中队长肖强一边点名一边分配巡护任务。
“今天的巡护围绕农三队、老卡子到测量河管护站等区域往返,共计50公里,其中核心区需步行10公里开展防火宣传和,巡护一组负责林区可燃物踏查,排查隐患、清理可燃物,同时检查并协助森林防火哨卡工作,严控火源进林……。
点名时,第一次参加巡护任务的预备消防士阿不力肯,双手紧握灭火装备,脸上写满兴奋,答“到”的嗓音高亢而略带颤抖。
指战员们从塔里木乡草湖牧场中心管护站往东,走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折向西北,驶过坑洼不平的沙土地。汽车轮胎扬起的沙浪,瞬间遮蔽两侧车窗,车内忽明忽暗。待车停定,一片挺拔遒劲的胡杨树赫然显现。
进入春季,林区生产生活的农牧民增多,防火工作异常严峻,四级消防士崔文志说,“胡杨树的树干很干燥,容易着火,一般有胡杨的地方就有一片红柳林,一着火就会连成一片,防火工作一定得格外仔细。”
行进在河边小道上,中队长助理李华带领“前突小组”前出勘察。
“注意流沙和枯木!”每过一处杂草丛生路段,他都不时地向四处观望,大声提醒后边的队友们。
那年,驻防分队在巡护途中遭遇沙尘暴天气。狂风钢劲黄沙漫天,吹在一棵棵枯老的枝干上,发出刺耳的断裂声。枯枝夹杂着狂沙无情的拍打着指战员,巡护结束,大家撸起裤腿,一块块被树枝“蹂躏”的淤青展示着原始胡杨林区的威力。
穿过河流,巡护队伍快速插入茫茫林海。
走进林间深处,三五里地见不到一个人很正常。虽然守护这片胡杨林已多年,但对于驻防分队分队长马元康来说,每一次巡护都是一次全新的“旅程”:“我们每次巡护的区域、路线都不一样,很多地方车进不去,执勤队员们都背着几十斤的装备徒步行进。”说话间,一位第一次参加巡护任务的队员摔倒了,马元康赶忙上前扶起他并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正午,气温骤升,防护服被汗水浸湿。
预备消防士魏晓宇刚想脱帽擦汗。四级消防士许阳顺赶忙上前制止:“胡杨林中的蚊虫虽小毒性却大,一咬一大片,奇痒无比,喷防蚊剂都不顶用。”
对于原始胡杨林区的“险恶”,许阳顺深有体会。2年前的一次巡护,他就被胡杨林中的草爬子叮咬过,脖子、手上被蚊虫叮咬,红包一大片。
沙漠边缘气候干燥、条件艰苦。夏天,高温往往超过40℃,冬天,气温则低到零下20℃左右,气候这么恶劣,环境这么艰苦,消防员们为什么还要驻守在这里?
“我即胡杨,沙漠戍卒。” 谈起职责使命,工作16年的中队长助理李华说。2018年10月,所在部队调整改革,他主动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调到现在这个岗位,像胡杨一样扎根在这片土地,融入这片戈壁。
巡护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茁壮成长的胡杨,指战员们的心里充满了干劲。“我从小在沙漠里长大,对树木有独特的感情,守护着这片胡杨林就像守护着我的父母和孩子一样。”木扎帕尔说,“这片胡杨林地处沙漠边缘,生态意义重大,我要守护好它。”
黄昏中,夕阳照耀,指战员们站在胡杨树旁,在戈壁沙漠中留下斜长的影子,也镌刻出一幅美丽画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里特有风光。可这背后,更多的是“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的艰辛不易。每年10月份,驻防分队守护的胡杨林都会进入旅游高峰期,胡杨林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巡护林区、森林防火的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在指战员的巡护下,管护区内几十万亩的胡杨林未发生一次火情。
责编:李鹏 景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