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天宁镇龙门社区入选2021年
全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
规范管控 筑牢“扫黄打非”治理根基
自“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开展以来,龙门社区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成立“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任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扫黄打非”工作,紧紧围绕五大专项行动工作重点和任务,立足满足社区居民日益丰富的高品质文化需求,努力夯实“扫黄打非”基层意识形态安全的治理根基。
创新机制 扎牢“扫黄打非”制度篱笆
强阵地、建队伍、履职责、严监管、抓落实,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龙门社区“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创新工作方法,严格制定日常巡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划定网格点,选定5名专职网格长,积极发动志愿者和监督员,共同参与到基层“扫黄打非”日常巡查工作中,将“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到综治、宣传、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中去。志愿者、网格长与社区警务人员协作配合,加强情报和信息沟通,针对社区流动人口多等问题,采取面对面方式,开展“扫黄打非”走访活动,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深入每家每户发放宣传单、社区大喇叭、建立社区文化宣传群等形式,在辖区范围内对“扫黄打非”工作及法律知识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摸底排查,净化社区文化环境,确保“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
文化引领 守牢“扫黄打非”文明环境
为发挥厚重的社区文化优势,满足群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需求,龙门社区坚持以先进文化引导人,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借力多元文化平台,将社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站相结合,通过共享心理咨询室、乒乓球活动室、书法绘画室、棋牌娱乐室、戏迷演唱室、篮球场等文化活动阵地、文化设备等各类资源,吸引群众广泛参与。
“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美丽社区的必然要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汇集起一个个“微力量”,以一个群众带动另一个群众,以一项工作推动另一项工作。交城县天宁镇龙门社区将不断谱写深耕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开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新局面。
来源:交城宣传
责任编辑:杨双平 张轩浩